第八日:主呀!求袮保守我的心
分享者:鄧銀愛 Murren
經文:馬可福音 4:1-20, 30-34
1耶穌又在海邊教導人。有一大群人到他那裏聚集,他只好上船坐下。船在海裏,眾人都靠近海,站在岸上。2耶穌就用許多比喻教導他們。在教導的時候,他對他們說:3「你們聽啊,有一個撒種的出去撒種。4他撒的時候,有的落在路旁,飛鳥來把它吃掉了。5有的落在土淺的石頭地上,因為土不深,很快就長出苗來,6太陽出來一曬,因為沒有根就枯乾了。7有的落在荊棘裏,荊棘長起來,把它擠住了,就結不出果實。8又有的落在好土裏,就發芽長大,結出果實,有三十倍的,有六十倍的,有一百倍的。」9耶穌又說:「有耳可聽的,就應當聽!」
10耶穌獨自一人的時候,跟隨他的人和十二使徒問他這些比喻的意思。11耶穌對他們說:「上帝國的奧祕只讓你們知道,若是對外人講,凡事就用比喻,12要
他們看了又看,卻看不清,
聽了又聽,卻不明白,
免得他們回轉過來,獲得赦免。」
13耶穌又對他們說:「你們不明白這比喻嗎?這樣怎能明白一切的比喻呢?14撒種的人所撒的就是道。15那撒在路旁的種子,就是人聽了道,撒但立刻來,把撒在他們心裏的道奪了去。16那撒在石頭地上的,就是人聽了道,立刻歡喜領受,17因心裏沒有根,不過是暫時的,一旦為道遭受患難或迫害,立刻就跌倒。18還有那撒在荊棘裏的,就是人聽了道,19後來有世上的憂慮、錢財的迷惑,和別樣的私慾進來,把道擠住了,結不出果實。20那撒在好土裏的,就是人聽了道,領受了,並且結了果實,有三十倍的,有六十倍的,有一百倍的。」
30耶穌又說:「我們可用甚麼來比擬上帝的國呢?可用甚麼比喻來說明呢?31它像一粒芥菜種,種在地裏的時候,雖比地上所有的種子都小,32但種下去以後,它長起來,比各樣的菜都大,又長出大枝,以致天上的飛鳥可以在它的蔭下築巢。」
33耶穌用許多這樣的比喻,照他們所能聽的,對他們講道;34若不用比喻,他就不對他們講,但私下沒有人的時候,就把一切的道講給門徒聽。
馬可福音第四章記述主耶穌開始用比喻講論上帝國度的奧秘。耶穌先對群眾講了撒種的比喻,之後在第13-20節就只解釋給門徒聽。一個農夫出去撒種,種子落在四種不同的土壤裡。土壤的接受度決定種子能否結出果實。
耶穌以一個勸誡結束祂的比喻:「有耳可聽的,就應當聽!」雖然全體群眾都以肉身的耳朵聽到耶穌的話,卻只有少數容許這真理進入其內心。人拒絕回應耶穌的話,在靈性上也就越發成了聾子。那些有耳朵聆聽並領受耶穌教導的人,就是認出並且降服於耶穌權柄的人。
主耶穌又告訴祂的門徒,「神國的奧祕只讓你們知道。」這好像有點難解。經文的難解,有時候是譯文造成的,原文其實並沒有「知道」這詞彙。現代中文譯本能更符合經文的含義:「上帝國的奧秘已經給了你們」,一切屬靈、屬天的事,都是奧秘,如主的同在、引導、說話,不是一種理解或知識,只有信祂和接受賜予的人才知曉。
主耶穌非常希望所有人都能明白和接受上帝的國,祂用比喻來教導,是要讓人有自省和悔改的機會。祂以撒種比喻裏的土壤去形容聽眾裏的幾類人後,既指出首三類人對於上帝的話語,在態度或動機上都有問題,同時也為他們提供了解決的出路。至於第四種土壤,就是耶穌心目中最理想的門徒,表明他們將有超乎想像的美好收成。因此,這些比喻要帶出的「教導」是,要以正確的態度和動機去跟隨主,為天國的緣故而努力結出果子。
我再細味這個耳熟能詳的撒種比喻,反思自己聽道或是跟隨主的態度又如何呢?明白自己屬靈生命真實的狀況,當願意去聽主的話踏出一步便是在好土壤裡生長,將在生活中結出果子。近年我都不理解自己為何經常咬緊牙關,係神經緊張,心理焦慮,還是健康有問題?禱告向上帝祈求幫助醫治,上帝聽禱告嗎?我的情況仍然一樣,但身體檢查各樣都無大問題,我當然要感謝神啦!對上帝的信心是堅定不移的,我要渴慕袮的話語,在平順的時候,努力儲蓄更多上帝的話語,如得寶藏般歡喜快樂地藏在心裡常常思想,作我隨時的力量。心靈的飽足,「靈」裏的財庫無人能奪走,永遠屬於自己的,當遇到任何困難、沖擊或軟弱時,聖靈的提醒和上帝的話語成為我的幫助。誠心祈求,忍耐等候,耶和華啊!喜樂的心乃是良藥,求袮醫治我,我便痊癒,因袮是我所讚美的!
思想:
心田決定了成果,你的心放在什麼土壤呢?
你會儲備地上的財富給隨時需要,但「靈」裡的財富足夠給你隨時需要嗎?
鑰節:
耶穌又說:「有耳可聽的,就應當聽!」(可4:9)